前几天,在公交车上看到这样一幕:一对年轻的夫妇领着一个4、5岁模样的小男孩。小男孩在车上很不安分,刚开始只是吵吵闹闹,后来干脆撒起泼来嚎啕大哭,说是哭,其实也只是干嚎,根本没有眼泪,一看就是故意耍性子,弄的整车人都很闹心。年轻的夫妇两人怎么劝都不管用,后来只好对小孩说要是不闹就给你买肯德基吃,结果小男孩一听见这句话立马就云开雨霁,一脸的兴奋。车上的乘客都说,现在的小孩都会耍小性,想要什么东西要是没实现,立马就开始闹,闹到父母妥协为止,其实都是平时给惯的!
现在很多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找不对方式,经常许诺孩子一些小惠小利,以求孩子能按照家长的安排去做,比如给他们些甜头让他们自己做家务等。久而久之,孩子在做事时就会渐渐产生一种功利的心态:要是不给好处就绝不做!其实,学好功课、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本来是适龄儿童应该学会并做好的事情,也是从小培养他们养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等好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现代家长望子成龙的溺爱心理升级,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凝聚着父母、家庭乃至一个家族的殷切期望。于是,几乎所有的父母们总是绞尽脑汁地培育自己的孩子,甚至以金钱、物质等形形色色的“红包”来贿赂孩子,以求速成。结果只会让孩子对报酬的狭隘理解不断强化,以及对生活的消极态度日渐加深等。
有一位家长讲过自己孩子的故事:
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初为人父的他便诚惶诚恐地变着法子激励孩子去做好他认为应该做好的事,促使其努力实现夫妻两人所希冀的目标。两岁时,孩子很赖床,妻子经常允诺孩子“早早起床,妈妈给你买泡泡糖”;幼儿园里,为使孩子能好好学习,鼓励孩子“获得一枚小红花奖励100元”;孩子病了,为让其很好地配合医生打针吃药,就说孩子“等病好了,爸爸带你吃羊肉串”……如此而已,夫妻二人经常采取这样一些所谓的“绝招”来贿赂孩子。而孩子也动辄以金钱、物质相要挟,今个自己洗手洗脸了要买冰淇淋,明个自己穿衣服要玩具,甚至给爸爸端杯茶水也要跑腿费。为了给孩子树立诚实信用的大丈夫形象和君子风度,每每对孩子有承必诺,有求必应,只要孩子听话就行了。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却着实给了他们一个沉甸甸的教训。
那是孩子5岁那年春节,几个朋友来家里小聚,孩子逐一问好,朋友们正纷纷夸赞孩子有礼貌。突然,孩子大喊:“叔叔,俺都给你拜年了,你还不给俺压岁钱啊?”一句话让满屋子的人瞠目结舌,夫妻二人更是尴尬难当,此时此刻,他才恍然醒悟贿赂孩子所带来的种种窘况。过了些日子,这位家长沉下脸来训戒自己的孩子:“向长辈问好是应该的,这是一种礼节,正如你帮妈妈做家务一样,这都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岂能处处讲钱?如果这样的话,那么你吃的、穿的、用的以及学费也该你自己付了,而且爸爸每天接送你上学,你岂不要付给爸爸劳务费了?!”一向不被批评的孩子,第一次愧疚地哭了。从此,他的孩子渐渐变得体贴孝敬父母了,每天早上自己洗脸刷牙,主动帮助妈妈扫地擦桌子,甚至自己的小衣物也自己洗,而且不再提劳务费、报酬之类的事了,看起来像是真的长大了。牧童园服
心理学家指出,儿童的某些行为如只靠单纯的外在刺激维持时,刺激一旦减弱或消失,其行为也随之消失。由此可见,短期内靠红包贿赂确能刺激儿童的行为,但长此以往则不利于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孩子做事只贪图获得钱物,而不是为了锻炼培养自己,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毋庸置疑,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鼓励,但真正的鼓励来源于内心的赞许和精神上的支持”。上边那个例子中的家长如是说,他表示,当孩子学习进步时,家长除了与其共享欢乐外,更应帮助他分析进步的原因并找出不足,激励他向更高的目标努力。当孩子不愿做家务时,家长应讲清劳动是人的生存需要,设法培养锻炼他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责任感。这样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主动地强化这种行为。反之,单凭金钱和物质上的贿赂来达到鼓励的目的,无异于南辕北辙,它带给孩子的只会是负面效应:对金钱的片面认识、幼小的心灵上打上种种不健康的烙印,以至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
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以前相比也是千差万别。很多家长由于不想让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在孩子身上重现,往往对孩子太过溺爱,真是“捧在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长时间处于养尊处优状态的孩子,慢慢养成了一种拿好处做事心安理得的心态。很多家长等孩子的这种性格成型以后才幡然醒悟,但是往往为时已晚,孩子由于家长经常性贿赂而形成的狭隘价值观已经很难转变。于是,在今天,我们就常常会看见文章开头提到的那种镜头。很多人都责怪孩子任性,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这种任性其实从家长把好处递到孩子手上时就已经是注定了的。
所以,请不要贿赂你的孩子!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00-8721),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