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对问题夫妻(一个问题家庭)。看来,不良的家庭是制造孩子问题的温床。而心理学研究表明,童年在家庭所遭受的伤害,将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一生。标榜最爱孩子的天下父母们,究竟给过童年的孩子怎样的伤害?是否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或无知给孩子带来的深重灾难?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伤害之一:夫妻吵架,孩子担心受怕
小玉(2岁2个月)扑在奶奶的怀里“哇哇”大哭,奶奶怎么哄也哄不住,只好抱着她离开房间。身后,依旧传来吵闹声。奶奶知道,小两口又在吵架了,无非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意见分歧,脾气上来,谁也不让谁。而每当这时,小玉都要被吓哭,但战火来得快也灭得快。夫妻俩也知道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好,但这对80后夫妻也够任性的了,吵起来顾不了这么多了。
伤害分析:
人常说,婚姻要经过七年之痒。相互间由于性格、脾性、习惯的不同,需要彼此磨合、适应,逐渐走向成熟。这本也无可厚非,毕竟是完美婚姻必走之路。但也是这个阶段,宝宝正经历幼年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心灵脆弱,她无法理解这两个最爱自己的人为什么经常要吵架、互相攻击。婴幼儿对成人的解读,首先不是听其语言,而是观其表情、看其神态。大人吵架时凶神恶煞、歇斯底里的与平时的迥异的表情和动作,会让孩子产生恐惧和不安,导致严重的不安全感,而婴幼儿期正是建立安全感的时期。
安全感是孩子生命的支柱,心灵的港湾,没有安全感,就无法积极地探索周围世界,无法阳光自信地融入集体和社会,比如,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胆小怕生、怀疑、自卑、退缩、逃避,不敢主动积极与人交往,或争取自己的权益,而这一切,都源于对周围世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因为他怕受伤害,因为他曾经在本该是最温暖的家中,本该是最安全的父母身边已受过伤害!
三句话建议:
·为了孩子,夫妻之间尽量不要吵架。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发生口角或吵架,则一定要避开孩子。
·如孩子知道了父母吵架,事后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说明原因,并讲明这是大人之间的事,和你无关,爸妈永远爱你。
·夫妻如避免不了吵架,也要就事论事,不要在孩子面前攻击另一方,因为不管哪一方,都是孩子身边最亲最爱的人。
伤害之二:吓唬捉弄,孩子缺乏信任
由于带棒棒(4岁)的外婆生病回了老家,爸爸又在外地工作,这段时间妈妈常常把棒棒带到自己的工作单位上,一边做事一边看孩子。这里人来人往,棒棒又长得很可爱,逗人喜欢。一些叔叔常常会逗棒棒玩:“棒棒,你爸爸多久没回来了,是不是不要你了?”“棒棒,叫‘爷爷’,叫不叫?不叫,我不给你糖吃!”“棒棒要听话,要是不听话,我就把你卖了。”而这时,棒棒的眼睛睁得老大,流露出害怕、惊慌的神色,身子往后退,那些叔叔看着信以为真的棒棒,更开心了,进而继续捉弄……而妈妈呢,隐约觉得同事们的逗弄有点不妥,但碍于面子,又不好意思阻止。
伤害分析:
大人觉得小孩子天真无邪,开开玩笑逗逗他,觉得很有趣、很好玩,却不知道这是一种不尊重孩子、把孩子当玩物的不良行径。孩子再小,也有一颗需要他人尊重的心,需要他人认真对待他的愿望。如果有人告诉孩子这只是叔叔和你开玩笑,不要哭、不要当真,则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受伤,感到愤怒、生气,并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影响孩子今后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大胆、阳光等。幼儿限于认知水平和人生经验,根本无法分辨成人话中的真假,不懂那是成人和孩子玩的“语言”游戏,因此信以为真,被吓着,被恐惧所笼罩,特别是“把你卖了”“爸妈不要你了”等这些话会严重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在书中说过:“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带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这里,我们更要说,哪怕是没有恶意的玩笑,毫无真实性的假话也不能说,否则,就是不当孩子当人看。
三句话建议:
·远离捉弄孩子的场所,避免让成人捉弄孩子或开有损于孩子自尊的玩笑。
·已发现有成人捉弄孩子,鼓起勇气,礼貌且坚定地向他说明:“你这样说话对我孩子的成长不利,我请求你,不要再逗我孩子好吗?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不舒服。”
·平时父母自己一定要注意不说吓唬、捉弄孩子的话,比如“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再闹,我就把你扔到马路上”等。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00-8721),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