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今日春分,在民间素有竖蛋、吃春菜、送春牛、放风筝、春祭、拜神等传统习俗。春分一过,昼长夜短,气温大幅回暖,植物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各位老师和孩子们是不是也开始行动起来,为妆扮绿意盎然的幼儿园做准备了呢?
种植是一种“全收获”的活动
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加深对植物的生长发展过程以及植物与泥土、阳光、空气及水等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的过程。种植的过程是幼儿亲近自然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关爱生命的天性得以展现的过程。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提出,要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种植活动不只是科学活动,而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是涉及数量、测量、空间、协作、规划、表现、责任感、任务意识及审美等多方面经验的活动。
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核心价值是满足幼儿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让幼儿在多样化、多方式的四季种植活动中,增进对植物及其生长发展条件和过程的了解,在选种、栽培、管理、收获、品尝、制作等整个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增进情感和能力。
幼儿园种植活动实施建议
幼儿园种植活动按照场地及用途可以划分为三个区域:户外公共观赏区、户外班级责任种植区和室内班级植物角。
户外公共观赏区
在幼儿园户外公共绿化植物的选择上,不仅要乔木、灌木、花卉、草藤等多种类兼顾,还要根据地段、功能、季节变化以及不同的花期、叶色来搭配,以实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户外班级责任种植区
在园所为每个班级开辟的种植场地,幼儿可以参与植物生长过程,了解光、空气、水分、土壤所具备的能量。该区域应选择常见的植物,以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花卉为主要类型。
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较弱,应选择易于管理、生长周期短或早熟的品种,且种类不宜太多,如谷子、南瓜、小白菜等;
中班:幼儿还不能完全独立管理植物,应选择易栽培的品种,种类可比小班丰富些,如马铃薯、大豆、西瓜、豇豆、大蒜、韭菜、豌豆等;
大班:幼儿已具备较强的种植能力,可选择生长周期相对较长、品种较全面的植物,如水稻、花生、油菜、向日葵、茄子、草莓等。
室内班级植物角
室内班级植物角是为幼儿能每天就近观察、照料植物而开辟的区域,宜设置在靠窗的位置,采用盆栽的方式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建议种植一些对光照要求不高、适合小面积培育的多年生小型植物。为了方便幼儿清晰观察到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采用透明的水培盒来培育一些耐水的植物。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项适合在班级植物角开展的活动“豆豆发芽了”,希望能够给各位老师们提供借鉴。
豆豆发芽了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种类豆子发芽过程的异同,培养对比观察的能力。
2.运用语言、文字、涂鸦等方式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及结果,学会与他人进行交流。
3.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认真、细心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吃过、接触过豆豆,了解豆豆的常见种类。
2.环境准备:教师在班级光照良好的地方设置植物角。
3.材料准备:水培盒、水壶,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的种子,放大镜。
△亿童种养区材料
活动过程
1.了解豆豆:豆宝宝的模样
※ 教师把种子带进班级,让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的特征,以了解幼儿对豆豆的认知程度。
※ 教师请幼儿思考让豆宝宝发芽的方法,第二天在交流会上讨论。
2.水培豆豆:给豆宝宝安家
※ 经过前一天的思考和咨询爸爸妈妈,幼儿集中讨论让豆宝宝发芽的方法。
※ 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水培豆豆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幼儿将颗数相同的黄豆、红豆、绿豆、黑豆分别装入四个水培盒中,加水进行泡发,并盖上纸巾。
3.观察记录:豆宝宝发芽了
※ 幼儿每天在固定时间观察豆宝宝的变化,如豆豆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教师鼓励幼儿用放大镜等工具对豆豆进行细致的观察。
※ 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记录豆宝宝发芽的过程。
※ 当幼儿发现豆芽生长速度不同时,教师及时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绿豆发芽快,黄豆发芽慢?影响豆豆发芽的因素有哪些?在此过程中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活动拓展
1.豆豆粘贴画
在班级美工区同步开设“豆豆成长记”专区,幼儿用豆豆作为粘贴画的原料进行创作,进一步丰富对豆豆的感知。
2.给豆豆搬家
水培的豆苗长出4~6片叶子时可以进行移植,将豆苗移入土中,注意提醒幼儿不要弄断嫩芽。
3.豆豆品尝会
请食堂厨师做一些含豆制品的菜肴,如炒豆芽、甜豆浆、黑豆粥、红豆饼等,请幼儿品尝的同时判断是用哪一种豆子做成的,增强对味道的感知。
种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之一,对种植的关注就是对生活的教育价值的认可。亲爱的老师们,您所在的幼儿园有着怎样美丽的风景?您和孩子又开展了哪些有趣的种植活动?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00-8721),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