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各类活动中,尤其户外游戏,是事故易发、高发的环节,幼儿容易受到伤害。在活动中幼儿要进行跑、跳、钻、爬、攀登等动作,常常会遇到跌倒、幼儿之间互相拥挤、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的身上等情况。来自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幼儿园的刘芳老师将为我们讲述幼儿户外活动中学习自我保护的目标、培养幼儿安全意识的方法两方面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户外活动中有哪些情况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1.幼儿衣着不当
有的家长为了让幼儿穿得漂亮,会给幼儿穿一些带有装饰物的服饰、鞋子。曾经在某园所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幼儿穿了一双鞋头有卡通动物头像的鞋子,结果在运动中,卡通装饰物被器械钩住,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还有冬天带着的帽子、围巾,活动中鞋带散落未及时系好等,都是产生安全隐患的苗子。
2.缺乏安全经验
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能预见危险所产生的后果,在奔跑时他们不懂得避让,容易相互拥挤、追逐、冲撞产生危险。有时幼儿还会做一些比如头朝下滑滑梯的冒险动作,这些因素往往都容易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
适当地让孩子学会一些在活动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极有必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幼儿的自护能力:
1.个别指导和同伴影响相结合
幼儿的能力各不相同,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要加强个别指导,因为他们对那些危险性强的项目自我保护能力差、无意识,因此只有在教师的个别指导下,那些幼儿才能逐渐养成习惯,从而在开展这些项目时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2.户外活动中以大带小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自护能力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为此幼儿园可经常有目的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户外混龄活动,使小、中班的幼儿在大班的哥哥、姐姐的带领下,逐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中班幼儿学跳绳,开始绝大部分幼儿都不会跳,也不敢跳,而且挤在一起危险因素也很多。假如能够邀请大班的哥哥、姐姐来做示范,效果一定很好。中班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既掌握了跳绳技巧,也增强了自我保护的能力,知道跳绳不能挤在一起跳,这样会很危险。
3.表扬和纠正相结合
在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其实一些能力稍强的幼儿拥有一些较好的自我保护的方法,有时候连教师可能都没想到。此时,教师就要给予及时表扬,使得更多的幼儿了解到哪些是应该注意的、哪些是安全的。另外在活动中,教师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全面关注每一个幼儿,一旦发生险情或出现不安全的动作时,应及时指出并帮助纠正,这样也会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00-8721),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