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来看看作为幼儿教育的主体,儿童到底需要什么?
·作为“人”的儿童,需要基本的人权,生命、学习、承担责任的权利。·作为“自然的儿童”,有享受快乐的需要,拥有一个无忧无虑、没有压抑的童年。·作为“完整的个体”,有追求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名全面和谐均衡发展的儿童。
·作为“个体的儿童”,有个别关照的需要,尊重儿童的个性与人格。
了解了儿童需要什么,我们就可以理清什么样的幼儿教育才是好的幼儿教育。
01、合理的期待与适宜的目标
这里所谓合理的期待与适宜的目标,主要是指教育者在预设相应的教育期待与教育目标时要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样的期待应该是儿童在个人努力和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完成的。
适宜的教育目标,能够反映儿童的已有经验,是儿童已有经验的拓展和延伸。合理的期待应该能引发儿童主动学习,这样的期待对儿童来讲有一定的挑战,能够引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和持续地投入学习。
合理的教育期待应该能够关注到个体的状况。学前教育的目标,从整体上来看是要促进全体儿童的整体发展,但是从教育和发展的现实性来看,教育直接或首先导致的是儿童个体的发展。只有儿童有了个体的发展,才能从整体上讨论全面的发展。
适宜的目标与期待还应该让儿童能够获得愉悦。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的发展,愉悦不是发展本身,但它是儿童发展需求得到满足的表现。有了这一属性,才是真正的优质儿童教育。没有愉悦,意味着儿童就不会有真正的学习兴趣,也就很难真正主动活动,也难以真正获得发展。
02、科学合理的内容设计
科学合理的内容应是反映儿童生活的,是为了儿童生活,也是从属于儿童生活的。儿童教育与其他年龄段教育的一个重要差别就是,儿童教育不是以文字化的学科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儿童教育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生活性的特点,教育的内容反映生活的现实,包括社区生活、家庭生活,当然也必然包括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真正主动、持续的活动。也正因为如此,选择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内容的趣味性。所谓趣味性的内容,就是与儿童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是真正促进儿童发展的,能体现儿童心理特征、生动感性且有一定新异性的内容。激发儿童的兴趣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不是所有的教育内容都能够让儿童即刻产生自发的兴趣,真正富于趣味性的内容应该是能让儿童产生自发兴趣的内容。
03、组织科学的活动
科学的活动首先是感官参与的。儿童教育的目的是让儿童在感知觉、身体动作、认知以及情感等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能与这一目的相适宜的活动应该是引导儿童多感官参与的活动。儿童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发展之中,感性的、具体的思维是儿童的主要特点,所以儿童学习主要是通过亲身参与和感性操作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儿童锻炼了感官,丰富了直接经验。
要促进儿童的发展、激发儿童探究的欲望,需要让儿童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自觉地做出学习的努力,在努力中持续自己的兴趣,这需要有挑战的活动。真正有挑战的活动一定是与儿童的发展相联系的活动,一定是与儿童原有的发展水平和经验相衔接的活动。挑战不是简单地增加难度,而是在儿童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那些过多的重复的动作或者轻而易举能够完成的活动,不是适宜的活动,不能引发儿童自觉持续的努力。教师需要了解每一个儿童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提供适宜的条件和情境,鼓励儿童迎接与个人水平相匹配的挑战。
要促进儿童的发展,更要尽可能鼓励、引导和支持儿童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儿童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要有四类对象:第一类是人,也就是父母、同伴、教师以及其他相关联的成人。第二类是物质材料,包括儿童自己的直接物质环境以及间接环境中的材料。第三类是规则,儿童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规则也在发生着相互的作用,儿童也正是在这种与规则的不断作用中,加深了解、熟知乃至践行这些规则。所以我们认为,要让儿童真正掌握这一规则,最首要的是要让儿童与这些规则发生关联,产生彼此的相互作用。第四类即儿童的内心,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儿童自我认识、评判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04、创设适宜的环境
幼儿园的环境是由很多有形和无形的要素相互关联组成的一个综合的时空结构。既然如此,也就意味着环境的要素组成是多种多样的,有看得见的,也有看不见的;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幼儿教育的环境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应该是随着教育活动的进行而不断进行改变的。可以说,一个环境因子,如果没有随着教育活动的变化而产生改变,那么这个部分至少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如果发挥不当还可能导致负面的作用。就像幼儿园很长时间没有改变的墙面装饰内容,肯定不能最大化地发挥墙面创设的教育功能。
我们常说“把幼儿园还给孩子”。想要让幼儿园是孩子们的幼儿园,那么,幼儿教育的环境应该也是幼儿的,应该是为了幼儿而准备的。成人对幼儿园环境的视觉感受不能完全代表儿童的感受。对于儿童来讲,只有自己真正参与创设和布置的环境才真正算儿童自己的环境。幼儿园适宜的环境还应该是适合儿童生长和生活的,其中的各个部分应该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幼儿园的环境是一个反映整体生态的环境,要与其他阶段和机构的教育环境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也要与其他社会性的活动相互关联,比如社区的各种活动。
总之,关爱孩子要从幼儿园这一最小的教育单元开始做起。幼儿园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现在一些幼儿园仍然没有摆脱应试和灌输的教育模式,忽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道德的引导,缺乏对儿童个性的尊重。诗人叶芝曾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只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心中有爱、为人师表,才能用爱激发孩子的向善心;只有教育工作者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才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知识、榜样和美德的热情。牧童园服
整个社会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每个人应严守道德的底线,在工作、生活中积善积德,让孩子在一个崇尚美德、文明向上的社会环境里得到道德的熏陶,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为了给孩子最需要的环境和教育,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尊重每一个孩子,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关爱每一个孩子,给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发展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找到人之尊严与生之幸福。唯有这样,才能以爱以真,育善育美。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联系我们(400-800-8721),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